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上官氏暗渡風月,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安二年十二月,女皇想進一步鞏固西北邊疆,欲在天山以北的庭州,設定北庭都護府,取代金山都護府,管理西突厥十姓故地。
天山北路二十三個州,全部納入北庭都護府管轄,轄境東起伊州,西至鹹海,北抵額爾齊斯河及巴爾喀什湖,南依天山。
女皇親手草擬了敕旨,讓上官婉兒去召請鳳閣鸞臺眾位宰相,一起來蓬萊殿封駁批敕。
“婉兒,婉兒,婉兒!”女皇連喚三聲,蓬萊殿裡空空蕩蕩,無人應答。
平時,上官婉兒與她形影不離,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女皇有點奇怪,四處尋找她的蹤影。
蓬萊殿後有一處抄手遊廊,階下卵石鋪成一條甬路,曲曲折折通向後院的假山水榭。幾株芭蕉,一叢瘦竹,日光在叢蔭裡閃爍。
茂密的紫藤花葉早已謝了,只留下虯曲盤錯的蒼枝,如清溪瀉雪,穿石繞簷,將遊廊頂梁層層疊疊覆蓋了。
假山後面,隱隱約約傳來人語聲。女皇在遊廊下駐足靜聽起來。
“婉兒博涉經史,精研文筆,朝中每次舉行宴集,都是由你擔任詩宗,品第群臣的詩賦,可見你的文學造詣之深。”
“這是吾皇對婉兒的信任罷了!”
聽聲音,說話的是梁王武三思和上官婉兒。
女皇默默地站著,繼續聆聽下去。
“本王讀過你寫的《彩書怨》,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此詩一改六朝趣味,清麗婉轉,不作纖纖之態,深得世人喜愛。”
這首《彩書怨》,是許多年前,上官婉兒思念李賢時的摹想之作。
此詩對仗貼切、文並綺豔,頗有上官遺風,工穩也不亞於杜審言、沈佺期等名家之流。
全詩八句,皆為律句,首句仄起平收。
“思君”兩個字,鮮明地點出主旨,頷聯以“香被冷”、“錦屏虛”寫出離別的苦悶,兼以“露濃”、“月落”等物,烘托出詩人心中的苦情,可謂是景與情密合無垠。
頸聯以“江南”、“薊北”兩個詞語,感嘆心上人相距遙遠,與首聯“萬里”呼應。字裡行間,感情十分真切。
尾聯收結全篇之情緒,一個“悵”字,猶如畫龍點睛。
上官婉兒投以淺淺一笑。
“《彩書怨》是婉兒早年的詩作。現在的我,不喜歡太清麗或者太婉媚的詩歌。”
“為何不喜歡?”
“清麗的詩句,常常給人淡而無味之感,少了許多氣象壯闊的意境;而浮華含蓄的詩句,語不窮盡,全靠人猜測,甚是費勁!”
武三思明眸稍彎,似笑非笑,好像在琢磨她的喜好。
“近幾年,你的詩作多為宏偉遼闊的山水詩。可見,你已從傷心往事中走出來了! ‘志逐深山靜,途隨曲澗迷。’從這句詩中,讀懂了你的志向。”
“人居山水間,月明風清、白雲入戶,心境自然就遼闊起來。婉兒常年幽居深宮,只能在皇宮的園林別業裡,寫寫這些所謂的山水詩。恐怕至死,也走不出這座深宮大院了!”
“別怕,還有本王陪著你!以後你寫詩,我讀詩。”武三思滿眼都是欣賞和愛慕之情。
“謝梁王殿下抬愛!”
上官婉兒不敢回應那熱烈的眼神,伸手摘了一片枯黃的竹葉,在手上玩弄起來。
“大周詩人推陳出新,詩歌浩瀚如海。天下人都應記住,律詩之大成,有一半要歸功於你們祖孫倆!”
“我祖父雖然開創了上官體,但他詞采華麗,缺乏慷慨瑰奇之氣。在他的影響下,大唐、大周的詩歌一度綺錯婉媚。所以,我發誓要洗濯浮華,將天下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