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塵瞭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9章 劉安的佈局!,三國之雄漢重鑄,無塵瞭然,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若要東伐東吳,則防備曹丕趁機派大軍攻取長安荊州的風險極大。”

“我與元直已經商議過了,若論天下大勢,定鼎乾坤之勢。臣等建議陛下先攻取曹魏!”諸葛亮道。

劉安聞言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正因曹魏勢大,更應先取曹魏,先削弱騎士,使其勢力虛弱,減輕其的威脅。”

“要想重振漢室,一統天下,滅魏,滅吳,都不可能一步登天。”

“臣等以為應該循序漸進,先對曹魏進行重兵出擊,瓦解其實力,讓其再無威脅。”

“而江東孫權勢力弱小,暫可放棄一邊,相比於曹魏一邊,荊州更有能力防守。”

“我大漢可盡起雍涼益州之兵,討伐曹魏!”

“等重創曹魏之後,再收取江東之地不遲。”諸葛亮道。

劉安聽完諸葛亮與徐庶的話,並未置否。

諸葛亮與徐庶見狀對視眼之後都察覺到了,劉安對此策不盡滿意。

“陛下莫非想要先攻取東吳?”徐庶問道。

“若先取東吳又如何?”

劉安的這一句反問,讓諸葛亮和徐庶心中已經篤定,劉安意在東吳。

“以我大漢之力攻滅東吳不在話下,只恐怕一旦拖入久戰,長安之地和荊州北部難以防守曹魏。”

“曹魏大軍出擊,防守的壓力和風險都極大。除此之外並無不可。”諸葛亮道。

劉安明白了諸葛亮和徐庶的意思,他們對於先伐吳,還是先伐魏並沒有什麼糾結。只是相比綜合利弊下來,攻伐魏國,後方的風險較小。

“朕的意思我大漢應該先攻取東吳!”劉安說道。

劉安直接說出心中所想。

“請陛下示下”

劉安:“如今之事,我大漢再不需要孫權這個盟友。當初荊州大戰,孫權背信棄義,以失信在先,兩家盟約也未曾恢復。”

“如今孫權僭位稱王,並且與曹魏串通一氣,實屬大逆不道,身披漢臣之衣,卻已漢賊本相顯露。”

“先帝及朕承天授命,正統即位,朕以天子之命發號施令,討伐東吳,無人敢不遵從。”

“孫權反覆無常,實乃小人,他的存在時常使朕百爪撓心,恨不得即刻揮兵滅了他。”劉安不忿道。

對於孫權的存在,劉安此刻就像看待一隻跳蚤一般。

他沒有多大力量,可時不時就會跳到你身上來刺撓一下。

令人心煩!

劉安又向諸葛亮徐庶解釋,“當然,朕這不是意氣用事。”

“曹魏是如今我大漢的主要對手,這不錯。可是要想重創這個主要對手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極有可能要把我大漢這兩年多的積累全部耗盡。”

“而如此代價之下,還並不能解決曹孫兩方其中一方啊!”劉安道。

“重創曹魏,而後需要時間休整再去攻取東吳,之後又需要一段時間的修整。”

“發動最後對曹魏的滅國之戰,則需要準備更長的時間”

劉安看向諸葛亮徐庶,“如此算下來,你們想過沒有,我大漢需要花上近十年的時間,再去一統天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三國之雄漢重鑄

無塵瞭然

重生南宋,凡人稱帝傳

我愛左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