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七章 皇帝與臣子,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觀機關算盡太聰明,以為皇帝對他還頗為卷顧,出京是依然--副宰相派頭,裝滿金銀財寶的車輛絡繹不絕,招搖過市。
東廠偵知後,當即逮捕薛國觀的親信王陛彥迫其招供薛國觀收受賄賂的事實,牽連傅永淳、蔡奕琛等十一人。
崇禎以為受賄有據,下旨把王陛彥處死,遣使逮捕薛國觀。
薛國觀返京後,自以為必不至於處死,晚上監刑官進門時,他還在酣睡。
看到來人都穿緋衣,才蹶然醒悟,必死無疑。
倉皇間覓小帽不得,取隨從奴僕帽戴上,狼狽不堪地接旨。
“賜死”的聖旨宣讀完畢,他早已嚇得癱軟在地,只能下意識的叩頭,口中已不能出聲。
臨終時嘆了一口氣:“吳昌時殺我!”
薛國觀便遵旨上吊自盡。
懸樑兩日後,崇禎才准許家屬收屍。
雖然溫體仁不在朝廷,但處處都是他的影子。
一個標籤“孤臣”的人,背地裡結黨的勢力絕不是崇禎能想象出來的。
其實溫體仁之後,思宗對於內閣輔臣不能為他分優,力挽狂瀾,而熱中於結黨營私,深為不滿。
薛國觀不識時務,仍舊重蹈覆轍沿襲溫體仁主義,亦步亦趨,使政局愈發紊亂,他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
皇帝大可名正言順的定他擅權亂政之罪,而不必懸坐他貪贓之罪(罰贓銀九千兩,沒人田地六百畝),以至於留下同黨為他鳴冤叫屈的口實。
故而崇禎思來想去,決定要把被罷官的周延儒重新提拔到內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