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再至壺口,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七十六章
再至壺口
說實話,周夢臣並不覺得,他在陝西賑災這一件事情,做得很完美。
無他,他來得太遲了,等他到這裡的時候。已經差不多十天過去了。可以說,已經錯過了黃金搶救時間,很多人掩埋在地下的人,已經沒有了生機,才有死亡三十多萬,這個恐怖的數字。
周夢臣能做的,其實就善後問題。減少次生災害,與二次傷害,然後就是恢復生產,讓所有沒有死在地震之中的,儘快能的活下去的。
但是礙於很多時代的因素,周夢臣覺得自己很多事情上,都是有問題。最少沒有做到盡善盡美的地步。
在百姓看來,卻是已經超過了不知道多少人。
別的不說,不管周夢臣哪裡搞來的前,在今年之內,他在關中已經附近受災的地方,投入了數百萬兩銀子。給關中百姓第一感覺,那就是日子好過了,甚至比尋常太平年份都好過。
這個年代,各地方交流並不發達。周夢臣在這裡投入這麼多貨幣,其實人為了增加了貨幣供給量。才有了大家覺得生活景氣,錢好賺了的感覺。
再加上週夢臣在賑災的事情上,也是很盡力的。在剛剛到災區那一段時間,到處視察,將大腿都磨掉數層皮。還有關學一脈的一些吹捧,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周夢臣覺得這種感覺非常好。
固然,讓人擁戴與喜歡,是每一個人都拒絕不了的感覺。
只是周夢臣僅僅是沉醉了一會兒,就再次進入工作之中。他要在短時間之內,理清關於鐵路的一切問題,在他離開這裡之前。做一個了結。他而今還掛著三省總督的官銜。但是這個官銜是一個臨時性的差遣。在周夢臣到京師之後,就會掛上句號。自然要榨乾最後一點權力。
從朝邑坐船到壺口,並不算遠。
周夢臣遠遠看見壺口的時候,就覺得與往日不同。在黃河東岸,有了一個港口,而在這個港口對面,也有一個小小的港口,這兩個港口給人的感覺,卻大為不同,東岸的港口用了大量的水泥。泊位要比西岸的港口多得多,而西岸的港口,更像是一個渡口。
周夢臣提出疑問之後,很快有人給周夢臣解答。
東岸港口,乃是原本設計的兩個港口之一,但是西岸港口卻不是,那是百姓自發的建立起來的港口,就是為了聯絡東岸的壺口港。
因為壺口鐵路在東岸。在此之前,即便是少數旱地行舟,但是大多數時候,沒有人這麼走的。而今卻不一樣,壺口這邊形成了一個大工地,自然聚集了無數人員。不僅僅是山西人,還有陝西人。
畢竟,兩省只有一河之隔,如果不是陝西這邊的地質條件不適合修鐵路。周夢臣未必不會將鐵路修到陝西。
省界這東西,在地圖上表現得很明顯。但是對百姓來說,並不存在什麼天然屏障。既然山西這裡有活幹,能討生活,自然有大批人過來。也就形成了這一個港口。
正如周夢臣所預料的一樣,雖然有個別船隻是以此為目的地,畢竟從這裡到陝西一些地方,比如宜川。還是比較近的。
周夢臣心中暗道:“恐怕未來的壺口鎮將是天下名鎮了。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漢口鎮,這天下四大名鎮相提並論了。”
就好像大運河修建好之後,大運河沿線就成為非常繁華的地帶,清江浦這個地方,後世很多人都沒有聽過,但是卻是當時長江以北最繁華的幾個地方之一,就是因為清江浦在運河之中重要地位,有天下糧倉等一系列稱號。
而壺口也有成為秦晉北方交通樞紐的潛力,如果真能做到這個地步。壺口的未來也是不可限量的。
就好像很多個因鐵路而興起的城市一樣。
後世的壺口不過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