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次海運成功,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一次海運成功

王宗沐在海上,也是有幾分提心吊膽的。

因為這一套最便利的航道,是一條遠離海岸的航道。

而在這個時代主流的航道,還是靠近海岸線的航道,或者說,在航道中間,有小島或者島嶼島礁。作為路標,但是這一條航道,什麼也沒有,只能從牽星定位法。

其實,周夢臣推動天文學的發展。也改善了藉助星辰的定位方法。引入了經緯度。北京紫禁城作為經度起點,也就是零度。緯度自然是四十度。周夢臣從北京欽天監找來兩三個人參與這一次航向,這些人說起來,也是周夢臣的徒子徒孫。

而王宗沐並不是太相信這個方法的。同樣用了牽星定位法。

兩種方法同時使用。

即便如此王宗沐已經擔心。

因為在船上看過去,大海茫茫,什麼也看不見,數百艘的船隊,港口上是龐然大物,但是在大海之上,給人的感覺,並不比一隻水鳥大。雖然,沒有遇見什麼危險,但是王宗沐依然是整日整日的睡不著覺。

他並不暈船,作為浙江人。他對大海還是相當熟悉的。但是依然害怕,這一次航向出了問題,出現偏航,迷航等等狀況。那就為開展海運造成很不好的開頭,如此一來,王宗沐覺得自己百死莫恕了。

遠處一片黑黝黝的山勢顯露出來。王宗沐反而放下心了。

這就是成山角。

也就是山東半島深入大海最遠的地步。

也是海運的畏途。

如果按照傳統的航海方式,沿著海岸線北上,在成山角這裡,就會非常危險,一來暗礁特別多,二來,因為半島的原因,風浪特別大。很容易出事。成為海運的一處天塹。

甚至在大明朝一直有一個膠萊運河的提案,就是從山東半島上修建一條運河,用於通航,為的就是避開成山角。

唯獨王宗沐這個航線,距離成山角有一百多里,在日頭特別好的情況下,僅僅能夠看見一點點背景色而已。比起那些沿著海岸線航向的船隻在,見到成山角,就提心吊膽,唯恐一個不小心,就葬身大海不一樣。

王宗沐看到了成山角,立即鬆了一口氣。因為這是這一條航線上少有的幾處座標,看到成山角之後,就能轉向了,進入渤海。進入渤海之後,不管是之後的廟街群體,還是南邊山東海岸,與北邊的遼東海岸,都可以作為座標。

雖然依然在大海之中,卻給人非同一般的安全感。

不過,這也有一點點小問題,那就是進入渤海之後,洋流就慢慢弱了起來。而且這些年渤海的海況,沙船幫的老手也不是太清楚的。

原因很簡單。

大明海禁雖然很放鬆,但是渤海灣還是不一樣的,這裡是什麼地方,簡直是帝國腹心之地。大明對這一片大海的重視程度,要比其他海域都大。而且前文也說,直到登萊水師在太湖覆滅。這一支水師一直是存在的。他們的任務就是為遼東鎮運輸糧食之餘,也負責渤海灣的安全。

所以,沙船幫這些半黑半白的海商,他們是不敢來這裡的。即便周夢臣透過戚繼光的關係,呼叫登萊水師一些水手。但也僅僅能作為一個領航的作用。畢竟,這有這麼多船,不可能每一個船上都安排一個人。

最後一段海路,雖然很短,但也有兩三日。

不過,到了這裡,與到了天津並沒有什麼區別。

特別是剛剛過了成山角不久,在海面上就看見了幾艘船。這幾艘船見如此龐大的船隊,居然不敢靠近,在半日之後,有幾十艘船黑壓壓過來之後,才敢上前問話,原來是登萊水師。

登萊水師這邊也鬆了一口氣,隨即開始護航。畢竟,雖然周夢臣不怎麼管他們。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