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王畿吐血,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八十九章

王畿吐血

片刻之後,似乎所有人都從這種石破天驚震撼之中甦醒過來,王畿更是滿臉通紅,鬚髮皆張,有一種想要衝殺來,將周夢臣給殺了的衝動。說道:“一派胡言。”

周夢臣早就等著他說了。再次冷哼一聲,將王畿的話給打斷,說道:“龍溪先生,請聽我說。到底是不是一派胡言,就一目瞭然,前宋乃是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縱然皇帝也受制於士大夫,而理學得南宋為官學。以至於穆陵廟號為理宗。而諡號之中,有‘理’這個字嗎?”

“此遇不可不為不厚,然宋亡之時,雖有氣節之士,但無礙於大局。即便是文丞相復生,他也不想自己成為氣節之士吧?而今士大夫言理學養士,動則砥礪士子,推崇氣節。以為高而無上。大體也準備平時束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

“如果與老僧沒有什麼區別,區別就在一個生死關節上。然後我輩儒臣重的真是這個生死關節嗎?”

王畿說道:“強詞奪理,前宋到理宗之時,已經到了不可救藥之時,豈能聖學可以挽回的?前宋積弊,兵多而馳,民富而驕,戰和不定,任用奸相,不亡何待?”

周夢臣微微一笑,說道:“龍溪先生說得對。”隨即色聲具厲,說道:“這就是此輩嘴臉。”

“我等士大夫是何等人,鐵肩扛道義,妙手著文章,家國天下之事,我輩不去承擔,誰去承擔?範文正有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之事,就是我輩之事,而今天下北虜南倭,水旱不接,國用交困,處處都是需要我輩就去解決的。而此輩只言天下之難,隨即談心性之易,最後才說一說生死,好像天下就這等事了。”

“卻不知道死易活難。”

“自古以來,我輩儒者就秉承治國平天下之思,而自古以來,中國之艱難,無過於崖山,天下之沉淪,無過於蒙元。為何天下至此?自然是儒臣之誤。”

“言三教合一,其實是引佛老之義,入儒門心性之說,從而使得聖學失傳。以偽為真。置天下於不顧,玩弄言辭而已。且不提天下,只提江南之事,倭寇橫行,心學有何作為以安父老?”

王畿張開嘴,一時間想了很多說辭。

但是都不合適。

說實話,王畿真的沒有在倭亂上有一點點作為嗎?也不盡然。倭寇入侵的大背景下,王畿也是參與一個日常的事情,比如倡議各家族出錢安頓百姓,在修城牆上出人出力。等等。

也僅僅如此了。

與王畿王門座主,江南心學領袖是一點也不相符。

只是,王畿能做什麼?他一個講學的,在儒學這個圈子倒是大名鼎鼎,出了這個去圈子之外,知道人雖然也有,對他也有一些尊重,但也僅此而已了。他家裡也算不錯,但是在這樣動則數十萬兩銀子花銷的大戰之中,又能做些什麼啊?

什麼也做不了。

這也是王畿最大的問題,他談起理學經義,那是舌綻蓮花,無所不能。但是出了這個圈子之外,談不上是一個廢物,但也是一個普通人而已。周夢臣要比他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於是,王畿張了幾次嘴,最後什麼也沒有說出來,卻見一口老血噴了出來。

頓時臺上臺下一時大驚。

周夢臣也沒有想到會出這樣的事情。不過,想想也很正常。

掰開王畿身上的所有光環,王畿也不過是一個老人而已,而且是一個將所用心思都寄託在學問上的老人,學問就是這個老人的一切。周夢臣而今將這麼大一個帽子扣在他身上,他一時間辯無可辯。

其實,周夢臣說的並不是心學,而是理學本身。理學就有這樣的臭毛病。理學所有議題,全然沒有一個是現實問題,而漢代經學之中,井田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