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預估造價,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再加上一些移民安置費用,恐怕也是綽綽有餘的。
他最滿意的是,有了壺口鐵路的標準,今後鐵路成本,他心理也就有譜了。大概一萬兩一里。多些少些而已,周夢臣不會忘記。因為黃河河岸的特殊地理,都是石頭,打地基這一步直接省了。如果在其他地方修鐵路,卻未必了。甚至克服地質條件本身,所需要的經費,要比修建鐵路本身都要費錢。
到時候到底多少錢,就要看天意了。
不過,周夢臣在開始的時候,自然不會挑戰這種高難度的地形,他沒有別的想法,就是想以北京為中心,修建北京。透過太原,到雲中的鐵路線,修北京到遼東的鐵路線。這一條鐵路是國防線,然後修建北京與太原,開封,西安,濟南,南京等第的鐵路線。至於南方的鐵路還可以等等的。
周夢臣不去想,就知道,這樣的大工程,沒有一個億萬兩打底,都不好意思做夢。
以大明而今可憐的財政收入,更是連夢都做不起的。
不過,周夢臣卻有信心將這一件事情落實,縱然有生之年,未必能看見這麼多鐵路修建成功,但絕對能打出一個好的開頭。
之前周夢臣只能秉持光芒的火炬,在黑暗之中堅持地走下去,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其實他內心之中,也是沒有底氣的。不過是秉承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眼前有一步,就走一步,心中有一分光,就發一分熱而已,而今周夢臣忽然覺得,似乎,達到後世的科技水平很難,但是達到清末中國的水平,其實並不是太難的。如果他的鐵路網能得到嘉靖的支援,他甚至覺得有能力在有生之年,讓鐵路里程超過清朝,達到一九四九年的水平,雖然質量上或許有些差距,但是數量上很容易超過,畢竟清朝滅亡的時候才九千多公里,而一九四九年才兩萬多公里,這還包括了清代修得鐵路。
兩萬多公里,也不過是兩億兩而已。自然是很多,但是周夢臣才三十多歲,如果一切順利,今年就實現鐵路里程零的突破。用後半生去追這兩萬多公里,雖然有些難度,但並不遙遠。
韓邦奇說道:“有老夫在,秦省士紳誰不這贊同,老夫去踹他們屁股。這一點請賢侄放心。”
張允齡說道:“也請大人放心,這鐵路畢竟是修到了山西,我山西父老豈能不出一把力。只要大人有要求, 我等一切支援。”
周夢臣說道:“有張財神這一句話,我就放心了,我倒是有兩件事情,一件事情是要你做,另一件事情,是給你打了招呼。”
張允齡說道:“大人請講。”
周夢臣說道:“你也聽了,這所需要的東西,很多都要你去協調,當然了朝廷做事,不會讓百姓吃虧,該給的錢,我自然會給,但是我們這一次大買賣,將來說不定還會太大,請張財神給一個低價,並不為過吧。”
周夢臣太明白了,晉商在山西商業領域領導地位。不與張允齡打招呼,很多少都不好辦。
張允齡聽了周夢臣的話,心中不由得鬆了一口氣,心中暗道;“周大人果然是正人君子,有這番表態,我也就安心了。”他立即說道:“請大人放心,我等商賈亦有愛國之心,所有材料都是成本價供應,不賺朝廷一分一文。就當是我等報效朝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