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一章 風聲,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的政客。對鬥爭是要有敏感性的。報紙喉舌,已經成為權力鬥爭之中關鍵的一環。因為很多時候,每一個派系的中堅力量都是很少。真正決定歷史發展的,是沉默的大多數。

正是孟子所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報紙,就是宣傳上的利器,自然也是權力鬥爭中的神器。

丁顯說道:“諸位大人,大明律乃是陛下手訂。承唐宋令律,刑罰上加重之外,內裡一脈相承。其中沒有什麼可改易的地方。這會不會陛下,修改量刑之意。”

方孝孺搖搖頭說道:“不會,數日之前,江蘇席家高利貸案,陛下硃筆勾了一百多人。沒有一點要開恩的意思。如果陛下真要開恩,在此之前,不會毫無徵兆。而且主持這一件事情的人,不會是何夕。因為是太子才對啊。”

此言一出,下面紛紛點頭。

大明律其實很完善的,算是中華法系的代表,大清律其實就是在大明律上面修修改改的。唯一的問題是量刑問題。開國之初,朱元璋以亂世用重典為由,大明律量刑普遍的比唐律重,特別是在一些道德罪,通姦,紅杏出牆,或者兄弟相爭,等等。這些罪名上有明顯的加重。

所謂髒唐臭漢,唐代對男女桃色的事情,其實並不怎麼在乎。但是到了明代這裡,卻演變成這個樣子。自然是因為理學主導與影響了。

當然了,這裡他們想說的減刑,減的可不是這些刑罰。而是關於官員的,比如貪汙多少兩入刑,多少兩殺頭,多少兩剝皮充草。貪汙六十兩就剝皮充草,簡直是太可怕了。

這僅僅是一個典型,朱元璋不僅僅重典治民,更是重典治吏。他充分向天下展現了一件事情,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想做官的人是很好找的。

天下官員對大明律都有意見。

即便這些清流是比較清廉的。但是誰也不像在這樣高壓的狀態之下工作。一個不訊息,就要帶著枷鎖上朝,再一個小心,就要下獄,而且待遇單薄。甚至有人誇張到,上朝別妻子,都不知道晚上能不能回來的地步。

似乎每一天早上他們都摸自己的頭,問一句,吾頭尚在否?

只是,他們也知道,對減輕大明律的量刑,算是對天下官員施恩的事情,恩出於上,這種明顯做好人,得人心的事情,自然是太子來做,區區一臣子,如何能與太子相比。

太子將這聲望攬在手中,那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何夕如果將這聲望攬在身上,是禍不是福。

劉三吾嘆息一聲,說道:“該來的終究要來了。陛下的心意,在數年前就變了,而今才動手,算起來已經很長時間了。甚至我都覺得這一件事情,不是陛下的性格了。只是陛下從來是雷厲風行。但是從何夕進入國子監,到而今,已經好多年了。能讓陛下忍這麼長時間。考慮這麼長時間的事情,必定是大事。只是這大事,定然對聖學不利。”

幾年前,宋訥與何夕在國子監上一場鬥法,是淺嘗輒止。宋訥身死,劉三吾下放到下面走了一圈。其實那個時候劉三吾內心之中,就由預感了。何夕在陛下的栽培之下,總有一天,會再次站在他們面前的。

只是,他沒有想到這一天終於來了。

甚至不好說,是快是慢。

大明律雖然是律法,雖然刑罰過重,但是整體核心內河卻是理學的。這是他們不可能放棄的。如果這都能放棄,那麼還有什麼不能放棄。

但是不放棄就行嗎?

讓劉三吾不由的想到宋訥,他心中暗道:“宋兄,如何你在這個會怎麼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