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危機的萌芽,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您看,能不能提一點?”
鐵鉉想法很好。
既然做出成績了,就要給下面人多謀求一些好處。但是如果是別的東西,何夕二話不說,就會滿足他。但是而今糧食消耗幾乎在警戒線上徘徊不定。何夕為了糧食看似安穩。但是內心之中,早就焦急無比了。
其實他也要知道,鐵鉉說沒有錯。何夕定下的規矩,高麗人三年之後,放為百姓。
之所以如此,開荒三年之後,土地才算是正常的熟地。然後開出來的土地分給百姓,讓他們安家落戶,從此就是大明百姓了。當然了,這也是對外說明的。何夕也借這個過程剝削三年免費勞動力。
在制定口糧的時候,所有高麗人都是一視同仁的。
但是,何夕也知道。各地的勞動強度是不一樣的。就好像農業,除卻農忙的時間之外,很多時候的勞動強度並不是太高的。有很多剩餘的時間。春暖花開之後,有很多時間去挖一些野菜啊,打一些小獵物,比如魚,所以他們的口糧是可以壓壓的。
鹽場卻不一樣的。
或者說剛剛開始的時候還好。因為日照原因,還有技術問題。產鹽不多。但是隨著天氣一天天熱起來,再加上鐵鉉的技術改進。何夕雖然不知道鐵鉉技術改進的一些細節。但想來,就理順步驟,增加勞動強度。
否則也不會有高產量。
如此一來,鹽工們根本沒有什麼時間為自己的肚子著想了。
口糧不夠吃,也是很正常的。
這樣的情況,即便不是普遍現象,也能代表相當多一批人。
只是何夕而今是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何夕沉默了一會兒,說道:“鐵鉉,這一件事情關係重大。鹽場增加口糧,其他各場要增加口糧,你覺得該加不該加,如果加的話,一個月就要多開銷數萬石糧食。這一件事情不是一時間能夠解決的。這樣吧,我派人調查一下。看看是不是口糧標準定低了。或者說口糧標準應該分級,不應該一刀切。”這是拖延。
調查需要時間,一調查一兩月過去了,或許到時候問題已經解決了。
“這樣吧。我看這裡有一些港口。我從旅順調撥一批漁船,分給每一個鹽場。你們自己派人打魚,自給自足吧。反正你們這裡鹽也是夠的。多出來就儲存下來。現在旅順那麼有現成一批鹹魚,就撥給你們吧,雖然難吃一點,好歹是肉。”
這是安撫。
總是要給一點好處的。
而且旅順造船廠那邊,對於漁船的生產批次很大,簡直如小餃子一樣。但是用船的水手,可不是如同下餃子一樣容易培養。所以漁船不僅僅夠,而且多餘,撥給各鹽場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何夕這一番話,雖然不讓鐵鉉很滿意,但已經足夠了。
鐵鉉說道:“多謝大人體諒。下官感激之極。”
何夕說道:“好好做事,現在河東鹽運司,不過是口頭上的。將來我奏明陛下,將這一件事情落實。別的不敢說,這鹽運司之中,必然有你一席之地。”
鐵鉉說道:“下官謝過大人。”
何夕安撫過鐵鉉之後,心中隱隱約約有不好的預感。
因為他想起來,鹽工的勞動強度固然大。但是勞動強度真正強的,並不是鹽工,而是煤礦,鐵礦工人,挖礦才是實打實的重體力活。而且漢人人口金貴,再加上高麗百姓流入越來越多。
何夕已經在完成將遼東原來的百姓從礦工調換到更安全的位置上,更有技術含量的位置上。
也就是說,而今各礦的礦工都是高麗人。
“真的沒有問題?”何夕再問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