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高麗的財富,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七十八章高麗的財富

何夕說道;“不錯,單單看這些麻布,並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但是,加上這一座宮殿,就很出奇了。在我看來,這是高麗最大的財富。高麗恭愍王在位時候所建的。距離而今已經有三十多年了。已經塵封了十幾年了。他最興旺的時候,是剛剛建立的時候。那時候恭愍王剛剛繼位,內有權臣,外有元朝干涉。他需要大量的錢財,不管是武裝自己,還是交好元朝權貴。但是恭愍王的王位,是元朝奪了之前高麗王的王位給了他的。根基不穩,哪裡找錢啊?這位恭愍王任用商人為官,建立龐大的遠洋船隊。與蒲家關係很好。透過蒲家的關係,將高麗的物品,遠銷海外天竺。但是高麗小國,能有多少拳頭產品。最少歡迎的產品是什麼?”

“新羅婢。”

“恭愍王當然知道,人口才是國家最大的財富。於是他一邊打擊。一邊想辦法。他發現其實西方對東方的織品的要求,是無窮無盡的。不管是棉布,還是絲綢,或者其他。高麗也產絲綢,但是太少。他就找出這個東西,苧麻布。經過高麗能工巧匠的加工,就變成而今的樣子。”

姚廣孝細細看著苧麻布說道;“其實,這也不錯。放在中原也能稱得上上品。”

“不錯。”何夕感嘆說道:“這裡是恭愍王修建的宮殿,這裡的女人都是宮女,但是其實,這些人全部是織女,最多的時候,有過萬人。即便而今也有數千人。據說最大那一年,產苧麻布有近百萬斤。恭愍王還推行各地將不好的土地改種麻,供應此處。而我來之前,也查過高麗的史書。在好幾次關鍵時刻。恭愍王拿出十幾萬斤麻布賞賜軍隊。拿麻布作為對元朝的貢品。至於海外貿易,那一筆賬,我還沒有找到。總之,這裡給恭愍王當年鞏固王位,帶來極大的好處。這位高麗王,真的很了不得。”

姚廣孝未必能明白,何夕所說的了不得。

何夕所說的了不得,並不是指這位高麗王的權謀手段。不錯。縱觀恭愍王一生,年少的時候在大都當質子。在大都的生活並不如意,說不上窮困潦倒。但也手頭緊的很。但是在元朝對當時的高麗王厭棄之後,能抓住機會,回到高麗,成為高麗王。並在短時間穩定政局。掌握大權,先對元朝,與奇家隱忍。多次派人去拜訪脫脫,王保保等關鍵人物。看清楚中原形式之後,當機立斷,從元朝的船跳到明朝的船上。

雖然晚年不保。死於宵小之手。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的。

但是何夕覺得他了不得,是他敏銳的感受到時代的變化。從參與海貿,然後到組織生產,這一系列商業活動。根本不像是一個古代人。反而是一個現代人來到的古代。

雖然說,他而今所做所為就是為了搞錢。甚至在很多地方上,做的也很殘酷。比如這宮中的宮女,全部都是奴婢。沒有人身自由。甚至用官府渠道,讓百姓交稅交麻料等等。

但是,這依然是一個很先進的舉措。

當然了,類似的舉措,在明清也有,就是織造局。何夕不知道元代是什麼樣子的。但是在南京的時候,何夕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因為朱元璋節儉,宮中人少,不需要消耗那麼多布匹,沒有需求,織造局即便有,規模也不會很大的。

姚廣孝跟隨何夕時間不短了,兩人時常交流。也看出來一些端倪,說道:“這裡的織機。似乎很落後,不如楊寓弄出來的好。如果再加上楊寓弄出來的織機。”

“不錯。”何夕說道;“這裡什麼都是現成的。只要稍稍改動就行了。立即具備大規模生產的能力。只是麻料容易獲得,還是棉花容易獲得?麻料的處置容易,還是棉花的處置容易?”

姚廣孝說道;“遼東是可以種棉花的。而且高麗也是有種棉花的記錄。之前可以大規模生產麻布,想來當地麻料也是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