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 張家布莊,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建立一所農學院了。

何夕說道:“這樣的布匹,你能提供多少?”

張掌櫃說道:“家中有庫存一千匹。大人說要,我立即給大人。再多就要等等了。”

“一千匹?”何夕沉吟片刻,說道:“難道你不能從同行那裡拆解一些過來。”

何夕明白,像這一樣一個小鎮大多做一個行業的地方,同行既是冤家,是對手。同樣也是合作伙伴。一般有大單子,如果吃不下來的話。同行之間一併聯手吃下,也是常有的事情。

張掌櫃說道;“大人英明。這其實已經是拆解過的數字了。其實大人來得不是時候,如果再過幾個月,就是萬匹,小店也拿得出來。但是而今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只能等幾個月後棉花下來之後,那才是旺市,現在也只有這麼多了。”

何夕並不需要這麼多棉布,當然了,他買下也無所謂。畢竟,他手中的本錢也很厚實。他從京師也帶了經費的。雖然是公款。但布匹也是硬通貨。他別的不做,就是將這些布匹當福利發給下面人。下面人也很高興的。

不過,何夕如此做,更多是想知道,而今的松江棉布這個產業有多大。

而今看來,不夠大。

萬匹說起來很多。但是張家布莊,在朱涇鎮雖然不是首屈一指,但也能稱得上大布莊了。松江府,也不是隻有朱涇鎮才產布,真要說起來,蘇州也不是沒有產布的地方。

但既然朱涇鎮以此聞名。就在這個產業之中佔了很大一份。

而今萬匹都值得誇耀。

想來整個朱涇鎮百萬匹產量也就頂天了。整個松江有沒有千萬匹。都不好說了。

數量看似不少。但是何夕打聽過了,一匹布價錢在一錢兩錢之間。即便假設松江有千萬匹的產量,也不過是百萬兩的產值而已。與何夕心中的松江棉布假天下,差了很遠很遠。

何夕心中暗道:“是了。我是來早了。松江棉布真正雄踞一方,是在明中期,距今大概還有一百年的時間。這事情可就難辦了。”

何夕來松江考察,其實未必沒有來摘桃子的意思,如果松江的紡織產業,已經有了基礎。他就在此基礎上,做一點提升,並將整個紡織產業納入自己的控制之下。

但是而今看來,松江棉紡業,根本就是一個早產兒,而今還在猥瑣發育之中。他想要摘果子,只能自己想辦法種了。

這就有些麻煩了。

“這位客官?”張掌櫃小心翼翼地說道:“客官到底要多少,給小老兒一個數,小老兒也好準備?”

何夕微微一笑,說道:“多少?其實,我真正感興趣的時候,你家的店,開個價吧。”

何夕此言一出,張掌櫃的臉色微微一變,說道:“大人,開玩笑了吧。”

何夕說道:“沒有。你開價吧。”

姚廣孝咳嗽兩聲,說道:“掌櫃,之前已經告訴你了,我家大人乃是曹國公之侄,我家夫人乃是魏國公之庶女。這兩位,你可知道?有些時候,識時務者為俊傑。”

何夕頓時有些不好意思。好像自己是來霸佔人家產業來了。

但是何夕真有心弄一家布坊,畢竟很多事情,在自己家產業搞,要比別人家產業要容易得多。另外,也是透過一家布莊,從而今得到更詳細的資料。他的估算終究是不精準的。

何夕說道:“老人家,你放心,陛下英明,對功勳子弟約束很嚴。你如果真不想賣,煩請介紹一家。該多少錢就多少錢,決計不會少你一星半點的。”

何夕雖然說得很好聽,但是在這老掌櫃聽來,不過是一個白臉,一個紅臉而已。

這種手段,他豈能不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