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善後,大明公務員,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十二章 善後

出征在前,撤退在後,是名將之風範。

馮勝就是這樣的。

他是在大隊人馬幾乎全部撤走的情況下,帶著三千餘騎來到了長春堡。在他之後,已經沒有大軍了。

何夕將何馮勝迎入城堡之中,自然不用多提了。

馮勝經驗何等老練,一眼 就看出來,這長春堡,可不像是虛架子。雖然很多地方是急就章,比如這土雖然是深挖的。但是依然是地表土,沒有經過蒸煮晾曬等流程。

不會太結實,時間長了。也就會崩塌。

但是這個時間長了, 是以幾十年為單位的。

之所以對修城牆的土,進行蒸煮晾曬,就是對土進行殺活,將裡面的生物,細菌全部滅殺掉。成為純粹的死土。這樣的土夯實之後。能堅持幾百年上千年。因為城牆內部並沒有微生物活動。能一直保持原有的形態。

但是,那些沒有經過這種程式的土。時間長了,內部微生物的活動,就足以鬆動城牆。在某一天讓他轟然倒塌。

不過,蒸煮晾曬,這過程也太麻煩了。其實大部分城牆,都沒有這樣做過。也只有軍事要塞,才會這樣地處理,最有名的就是赫連勃勃的天下第一城,統萬城。

相傳遺蹟現在還有。

馮勝說道:“怎麼,你不準備撤了?”

何夕說道;“大人英明。此地我不準備放棄了。”

如果說沒有知道韃子王廷在什麼地方,馮勝對這一件事情,或許會嚴厲壓制下去。因為長春堡位置不大好。有些太突出了。與大明遼河上的港口,有一百多里之距離。而即便大明在遼河上的城堡。也是一個突出部。

而這裡,就好像是大明伸入東北平原的一隻手。

太危險了。

如果遇見了韃子圍攻,根本就是孤立無援的情況。

但是馮勝已經在醞釀下一次戰事了。雖然他不知道,是從大寧出發好。還是從遼東出發好的。但是如果長春堡存在。從遼東出發,出發地就向北躍出了兩三百里。

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而且何夕的能力。馮勝已經見識過了。他覺得,如果何夕保住了這裡,那麼大軍從這裡出發,將會有最好的待遇。

所以,馮勝不大反對,何夕將這一座城堡留下來了。馮勝說道;“按理說,你是遼東巡撫,這裡是遼東管轄,戰守之權在你,我不該多問嗎,但干係重大,我多嘴一句。這裡你準備怎麼守?”

不過,馮勝先將自己的責任洗了大半。接著問出了最關鍵的一句話。那就是怎麼守?

想讓馮勝點頭,何夕自己的計劃就要靠譜。

何夕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國公,不知道納哈出帶來的這些人,國公準備如何安置?”

馮勝知道何夕在眼饞這一批人手,畢竟北方處處都缺人。馮勝說道;“所有將領以及家眷,大抵三千人到五千人。這些人全部送到南京,在南京附屬某縣之中分開安置。當然了,朝廷不會虧待他們的。而這些百姓,在北方安置。只是,大原則離邊境遠一點比較好。”

這些年大明對受降俘虜,已經有經驗了。

南京,而今絕對是天下繁華所在。不說別的。南京附近的百姓,連續十幾年免賦稅,比其他地方要富裕得多。足夠撐起南京城的繁華。而且南京是朱元璋的老根據地的。大多都是朱元璋的死忠。

這區區幾千人分開安置在南京周圍,這些人將來只能成為南京百姓,不會翻出什麼浪花來。

至於這幾十萬百姓,安置在北方也是理所應當。且不說,這些人適應不適應南方的生活。單單才從而今南北人口而論,南方是遠遠多於北方的。北方也有大片的空地。安置在北方理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