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章 何謂蒙學,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眼,輕聲道:“你這又是哪裡聽來的謬論,誰說女子就不能蒙學了。鄧皇后就在元初六年開了一家官學,曾下令五歲以上的男女都可以入蒙學,只不過這官學收的都是宗室女和外戚女。後來民間就有效仿,孩童蒙學時,無論男女都可以入學,所以你可不要小看女子哦。”
“不知羞,阿兄現在還沒小妹草兒識字多呢。”大妹何葉對吳詠做了鬼臉,顯然吳詠的話惹了她生氣,也不顧何蓮早上的教訓了。
吳詠這才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急忙向四女道了歉,之後又吹噓道:“你們別看我沒進過蒙學,其實那些竹簡我在太虛中都學過,許多字都認得,只是不會寫而已,我還打算給自己的名字起個字呢,叫吳彥祖。”
何蓮沒好氣地教訓道:“哪有自己給自己取字的!自古以來男子二十歲而冠,並由師長賜以字。你可不要亂來,不然我可要母親處了。”
吳詠知她不會告發的,就沒當回事,笑著問道:“那女子呢,何時有字?”
何蓮看了他一眼,隨即低下頭,小聲道:“《禮記·曲禮上》有記載,‘女子待嫁,笄而字’。”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說女子要有夫家,才能有字,所以在笄禮之後、出嫁之前的這一段時間,成年女子的狀態就稱作“待字“或者“待字閨中“。
等到女子找到夫家後,就要為女子取一個‘字’,方便以後親人之間的稱呼。
像何蓮這種生父去世,跟著繼母生活,取‘字’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她現在好像喜歡上了這名義上的弟弟,更讓她十分糾結。
吳詠看她失落的表情,於是開玩笑道:“不如我給你取個字,以後你就叫何玉環吧!”
何蓮聽後,呆呆地看著他,心中各種滋味湧上心頭,有些羞惱,有些欣喜,又有些迷惘。
兩位幼妹不幹了,吵鬧著要吳詠給她們也取字。
吳詠想了下,開口道:“既然阿姐叫玉環,那何葉就叫金鎖,何草就叫銀蝶。”
又見到成昭眼中的豔羨,就說道,“小昭姐姐,以後就叫圓圓姐。”
四人說說笑笑很快就來到蒙學學堂,其實學堂就在復望裡的中間位置,也就是卓家隔壁位置。
當年卓家人丁不旺,卓文宣的父親找了當時的裡典商議,將卓家剩餘宅基地蓋了學堂。
這個位置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鄉親來到井亭打水時,就可以聽到孩童們的郎朗讀書聲。
這不,吳詠剛到卓家,就聽到了一陣陣清脆的聲音。
“宋延年,鄭子方,衛益壽,史步昌,周千秋,趙孺卿,爰展世,高闢兵……”
吳詠帶著四位姐妹走到門口,便看到卓弢正跪坐在一處矮案前,案上放著一份竹簡,他一邊對照竹簡上的內容,一邊帶領著孩童們一遍又一遍的誦讀。
見屋內都是比卓弢小的孩童,吳詠沒有打擾他們讀書,而是繼續往下一個房間走去。
此間也是一片誦讀聲,“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七九六十三,六九五十四……”
吳詠聽了一會,卻是在背誦九九乘法口訣,只是與後世“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不同的是,他們背誦的卻是完全相反的順序,即從“九九八十一”到“一一得一”。
吳詠再次離開,來到第三間房門口,此間也在誦讀,只是聲音彼此不一致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
吳詠聽了一會也沒明白這是幹嘛。
這時何蓮見他眉頭緊鎖,便小聲提醒道:“這是在記六甲書,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而得六十甲子。”
吳詠這才恍然。對她點點頭,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