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章 師法傳承與雕版印刷,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就是太學?好多人啊!”
吳詠站在洛陽太學門口,看著面前摩肩接踵的人群,真有一種恍若後世的感覺,他是真沒想到這裡竟然會有這麼多人。
今日一早吳詠便去陪天子讀書了,好在劉宏因為下午有事,便讓他先行回家。
“師弟勿要被這些表象所迷惑,他們之中有大部分是來遊學的,並不是太學生。”
說話之人是《尚書》博士牟御的學生樂義,他是土生土長的洛陽人,又隨牟御治學多年。太學之中並沒有輩分之分,都以師兄師弟相稱,平日裡大多以“次第相傳(高業生教授低業生)”的教學形式。
接下來,樂義為吳詠講述了太學之中的人員構成。
原來太學之中只是太學生就有三萬人之多。這些莘莘學子,既有豪門貴胄,也有貧寒子弟。貴胄子弟自然走到哪裡都是奴僕成群,而貧寒子弟就不一樣,家裡為了照顧他們學習,都是家屬一同來到京師洛陽。因此這座太學院中至少有十萬人之多。
這讓吳詠聽的連連感慨,他真是小看了古代人對於學問的追求。
而樂義這邊也對吳詠十分好奇,今日博士牟御讓他去接吳詠,著實讓他震驚一回。
這幾日關於吳詠及《尚書》佚文的事情,他早有耳聞。本以為吳詠會遭到五經十四博士的抵制,沒想到博士們胸懷若谷,竟有意將他收為弟子。
要知道他樂義鞍前馬後伺候牟御這麼多年,也沒有得博士另眼相看,記他為弟子。
這讓他對吳詠有些羨慕嫉妒恨,但他可不敢表現出來,即使在鬲候府等候許久,也是對吳詠笑臉相迎,渾然沒有一點自視甚高的樣子。而對於吳詠的詢問,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兩人腳步不停,一路前行,一邊說著話,一邊對周圍指指點點,很快便來到學院深處的一處宅院內。
樂義敲開門,帶吳詠進來,見屋內十四博士都在,恭敬行了一禮後,便自覺退出房間。
此時吳詠的並不清楚眼前十四人的身份,只能恭敬行禮道:“小子吳詠,見過諸位大人!”
十四博士在吳詠進來後,便一直觀察他,見他雖然年幼,但卻不卑不亢,對他很是滿意。因此牟御笑著說道:“不必多禮,汝父吳侃曾隨吾治學《歐陽尚書》,你既是吳侃的子嗣,可願繼承父志,隨我治學?”
吳詠一愣,他沒想到自己這才剛進來,就被人招為學生,可是他完全不知道對方身份啊,雖然對方一把年紀了,擱在後世拜一拜也無所謂,可是在這講究師法傳承的時代,拜錯老師可是十分嚴重的事情。
就在他不知道如何回答的時候,王繁開口了。
“牟博士此言差矣,吳侃也曾隨吾治學過《小夏侯尚書》,吳詠當隨我治學才是。”
另一位《尚書》博士牟燮不願意了,他也跟著開口道:“我怎麼記得吳侃也曾隨吾治學過《大夏侯尚書》,要我說,吳詠還是隨我治學才是。”
三位《尚書》博士之所以爭吵,還是因為博士只有記名弟子,才是真正的師法傳承,像吳侃那樣宣告不顯的太學生根本沒有資格被他們列為記名弟子。
如今吳詠從太虛仙境得到二篇半《尚書》佚文,雖然對他們現在的地位是有一定衝擊的。不過若是將這二篇半《尚書》佚文納入自己的師法傳承中,無疑又是提升自家師法的一種途徑,因此,三位《尚書》博士誰也不肯相讓。
其他十一位五經博士也有些傻眼,他們沒想到吳詠一來,三位《尚書》博士自己先吵起來了。他們想勸說一下,卻又不知如何開口。畢竟這關係到對方的師法傳承,一句話說不好,就可能往死裡得罪對方。
就這樣三位《尚書》博士激烈爭吵,分別指出對方師法傳承的不足。而其他十一位五經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