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章 五經十四博士,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牟御看了一眼戴機,接著嘆道。
“你我家族都是世傳經學,應該很清楚,若是我們確定這二篇半文章為《尚書》佚文,今後咱們的博士地位就要受到極大的挑戰。”
戴機不可置否,又反問道:“那你說怎麼辦?如今天子和朝廷諸公都認定這二章半經文是《尚書》佚篇,甚至大半的太學生也認定此說法,你我也清楚這事的機率極大,若是我們不能拿出明確的證據證明,很難能服眾,到時不免又是一群太學生躁動不安,引起天子對我們的不滿,說不得又要有人被禁錮。”
其他人聞言,都是一陣沉默。良久,《詩》博士魏琨出聲問道:“這吳詠是什麼家世?怎麼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怎麼突然就冒了出來?”
這時《易》博士劉樸站出來開口道:“此子今年只有十二歲,為宛城五姓家族之後,以前一直是痴傻狀態,三個多月前突然醒悟過來,傳言他神遊太虛仙境十年,所得頗多。如今流傳於天下的太虛吃食,都是他免費教導流民所致。你們也知道這二章半經文是他從太虛仙境聽來,這也是咱們遲遲不決的原因之一。畢竟仙人傳法,對咱們今文經學來說,也是有利的。”
《春秋》博士丁衡聽罷,不無感慨道:“沒想到世間還有如此奇人!”
接著他又問眾人道:“可知他師承何人?可否將他引入今文經學的流派中來?”
劉樸拿起竹簡,看了一眼,隨即又遞給其他博士,這才開口道:“此法確實可行,這份竹簡是我派人日夜兼程查訪所得,上面有記錄吳詠早逝的父親吳侃以前曾是太學生,還有一直教導他成長的叔父卓倧也曾是太學生。”
眾人聽罷,眼睛一亮。
“既如此,咱們就將他請到太學院中,確認一下師承。然後回覆天子,這二章半經文確實是《尚書》佚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