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書二十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9章 別有用心,人在漢末,種田起家,觀書二十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宮大殿內,眾人再次分主賓坐下,氣氛與剛才完全不一樣了。

陳王坐到正殿左邊主位,硬拉著吳詠坐右邊主位。算是並肩排排坐。而下首兩側則是跪坐著陳國的各屬臣。

稍頃,各種美味佳餚由侍女擺放在眾人面前。

劉寵舉杯賠罪道:“吳侍讀遠道而來,招待不周,剛才的箭術比試,多有得罪,還望海涵!”

吳詠也急忙跟著舉杯道:“大王客氣了,今日吳詠冒昧來訪,本就不該。何況能見識到大王的無雙箭術,已是心滿意足,豈敢有任何怨言。”

“哈哈,你也不必抬舉本王,吳侍讀的箭術才是天下無雙,令人歎服,本王那粗鄙的箭術豈能與吳侍讀相提並論。”

劉寵滿不在意地笑了一聲,隨後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接著嘆道:

“不瞞吳侍讀,如今天下播亂,奸臣當道,逆賊造反。本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亦時常憐惜天下百姓,可終究力不從心矣,不知吳侍讀有何教我?”

吳詠眼神一凝,這句話可不好回答,這陳王劉寵估計是對朝廷起了異心。

於是他只能打個哈哈說:“大王有如此胸襟,實乃天下之福也!”

見吳詠不正面回應,劉寵有些失望道:“哎!不曾想,我漢室天下怎會到如此這般地步。每每想起,本王都是心力交瘁。若是再不有所改變,恐怕漢室危矣,百姓危矣!”

吳詠遲疑一下,道:“大王應該清楚,自桓帝

以來,地方上土地兼併毫無節制,又有那外戚和宦官輪流亂政,朝廷早已積重難返。”

說著,他又嘆道:“不久前句章許昭謀反,不過是把這些矛盾提前引爆而已。大漢其實早就病入膏肓。若是天子繼續重用宦官,只怕以後會有更多的百姓生活不下去,而選擇從賊。”

然後吳詠看了一眼身邊服侍的劉蘊,感慨說:“自渤海王劉悝被宦官王甫誣陷而被迫自盡後,又有天子將渤海王的家人都處死,現在宗室人人自危,百官敢怒不敢言,百姓亦失去耐心,長此以往,定會出現天下大亂。”

劉寵點頭道:“天子年少,受人蠱惑,寵信宦官,實乃不智也。本王觀當今天下,能重興我漢室天下者非吳侍讀莫屬。”

吳詠愣了一下,隨即搖頭說:“大王過譽了,天下俊傑何其多,小子畢竟年紀小,難當此任啊!但願有不畏懼權宦的正義之士能當此重任。”

劉寵搖搖頭,“在本王心裡,此事只有吳侍讀能辦成,其他人不過是沽名釣譽而已,真正能不畏權勢的,也只有你吳侍讀一人耳。”

吳詠苦笑道:“大王,何處此言?小子曾經數次建言天子,都不為採納,早已心如死灰。如今更是遠離洛陽,來一個眼不見心不煩。”

劉寵神秘一笑,然後指著吳詠身邊的劉蘊姊妹說:“你能瞞得住其他人,可瞞不住本王,她們二人都是渤海王家的女兒。”

“啊!”劉蘊和劉藍都驚呼一聲,隨即看著劉寵,面色緊張起來。

劉寵擺擺手,“你們不必緊張,這大殿內都是本王信得過的人,絕不會將你們的行蹤透露給外界。”

見劉寵將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吳詠乾脆也不裝了,於是大大方方承認道:“大王慧眼!劉蘊和劉藍確實是渤海王之後。”

接著,他又有些疑惑問道:“大王是如何看破她們的身份的?來陳國之前,小子還特意問了劉蘊姊妹,她們倆都言沒有見過大王。”

“猜測而已!”

劉寵自信一笑,“本王在洛陽也有些耳目,自然是聽說過我這位侄女為救父王而捨身下嫁王甫養子又逃婚之事。之後兩人銷聲匿跡,據說是汝南袁氏的袁紹和大司農卿曹嵩的長子曹操將他們救出。不過本王推測,袁紹和曹操只是明面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修仙面板開始

遙村

惑道惡善輪迴

藥知中醫寫玄幻

一等梟妃:廢材妖孽小姐

朱隨

人在漢末,種田起家

觀書二十載

聊天群:群員?是人族的希望?

落花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