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翔大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巳三,乘風界水,皓翔大叔,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每年於春季上巳日在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源於古代“除惡之祭”。

漢劉楨《魯都賦》:“及其素秋二七,天漢指隅,民胥祓禊,國於水嬉。”《後漢書·禮儀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南朝梁劉昭注:“蔡邕曰:《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自上及下,古有此禮。今三月上巳,祓禊於水濱,蓋出於此。”唐張志和《上巳日憶江南禊事》詩:“黃河西繞郡城流,上巳應無祓禊遊。”《遼史·王鼎傳》:“適上巳,與同志祓禊水濱,酌酒賦詩。”清龔自珍《百字令》詞:“珂佩晨閒,文章秋橫,祓禊西山雨。”《周禮.春官.女巫》:“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漢應劭《風俗通》:“禊者,潔也,故於水上盥潔之也。”漢張衡《南都賦》:“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軌齊軫,祓於陽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企羨》劉孝標註引晉王羲之《臨河敘》:“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漢至唐代,賦詠極多,如東漢篤、《祓禊賦》、晉張協《洛禊賦》、隋盧思道《上巳禊飲詩》、唐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皆寫此事。

巳,漢語一級字,讀作si或yi,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胎兒,也可能是一種求子之祭,引申指後嗣,借作十二地支的第六位,還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蛇”和終止(即《說文解字》所謂的“巳也”)等。

巳,象形字。甲骨文中的“巳”字有兩種字形,其第一種甲骨文字形是嬰兒形狀,演變出其第一種金文字形,與其像尚未成形嬰兒的第二種甲骨文字形,演變出其第二種金文字形,由此演變出戰國文字中的“巳”字和小篆中的“巳”字,其小篆字形經過隸書字形,後楷書寫作“巳”。在字義上,“巳”字的本義是“胎兒”,也可能是“一種求子之祭,今作‘祀’”,引申指“後嗣”,後借作“十二地支的第六位,與天干搭配來紀年、月、日、時”,還可以表示“十二生肖中的‘蛇’”和“終止”等。

說文解字【第十四下】【巳部】巳,巳也。四月,陽氣巳出,陰氣巳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為蛇,象形。凡巳之屬皆從巳。詳裡切。說文解字注【卷十四】【巳部】巳,巳也。段玉裁注:《律書》曰:“巳者,言萬物之巳盡也。”《律曆志》曰:“巳盛於巳。”《淮南·天文訓》曰:“巳則生巳定也。”《釋名》曰:“巳畢布巳也。”“辰巳”之“巳”既久用為“巳然”、“巳止”之“巳”,故即以“巳然”之“巳”釋之。《序卦》傳:“蒙者,蒙也;比者,比也;剝者,剝也。”《毛詩》傳曰:“”虛,虛也。”自古訓故有此例,即用本字,不叚(假)異字也。《小雅·斯干》箋雲:“‘似’讀為‘巳午’之‘巳’。巳續妣祖者,謂巳成其宮廟也。”此可見漢人“巳午”與“巳然”無二音,其義則異而同也。《廣雅·釋言》:“巳,?也。”乃淺人所改。近大興朱氏重刻汲古閣《說文》改為“己也”,殊誤。四月,昜(陽)氣巳出,陰氣巳臧,段玉裁注:今藏字。萬物見。段玉裁注:句。成彣(文)彰。段玉裁注:故曰巳也。故巳為它(蛇),象形。

段玉裁注:巳不可像也,故以蛇象之。蛇長而冤曲垂尾,其字像蛇,則象陽巳出陰巳藏矣。此六字一句讀。巳者,蛇象也;?者,古文豕也。此近十二屬之說而與《論衡·物勢篇》義各不同。祥裡切。段玉裁注:一部。凡巳之屬皆從巳。

康熙字典【寅集中】【己部】巳《唐韻》:詳裡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並音似。《說文》:巳也。四月,陽氣巳出,陰氣巳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為蛇,象形。《史記·律書》:巳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