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論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滿門英烈孫承宗 張秉文 盧象昇以身報國,淺談清朝,月下論道,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盧象昇待了一日,望眼將穿,救兵不至。盧象昇道:“楊君不負我,負我者高太監,我死何妨,只要死在戰場上面,殺幾個敵人,償我的命,方不徒死。”
盧象升領兵至蒿水橋,被清軍主力包圍。象昇將五千人分作三隊,命總兵虎大威領左軍,楊國柱領右軍,自己領中軍,與清兵死鬥。清兵圍合數次,被盧象昇殺開數次,十蕩十決。清兵亦怕他厲害,漸漸退去,盧象昇收兵紮營。
是夜三鼓,營外喊殺連天,炮聲震地,象昇知清兵圍攻,忙率虎大威、楊國柱等,奮力抵禦,可奈清兵越來越多,把明營圍得水洩不通。兩下相持,直到天明,明營內已炮盡矢竭,盧象昇下令以短兵奮戰,清軍以精騎夾攻,士卒多死。虎大威勸象昇突圍出走,盧象升按劍大呼“將軍死綏,有進無卻!諸君請突圍而出,留此身以報國!”遂手執佩劍,單騎衝入敵中,身中四矢三刃,戰死疆場,壯烈殉國,時年僅三十九歲,高起潛聽說盧象昇兵敗,再一次連夜潰逃!
盧象昇自擢兵備,與流寇大小數十戰,無一不勝,且三賜尚方劍,未曾戮一偏裨,愛才恤下,與士卒同甘苦,此次力竭捐軀,部下親兵,都隨了主帥殉難,虎大威、楊國柱,因象昇許他突圍,方殺開血路而去。象昇既死,楊廷麟始徒手回來,到了戰場,已空無一人,只見愁雲如墨,暴骨成堆,楊廷麟不禁淚下。檢點遺屍,已是模糊難辨,忽見一屍首露出麻衣,仔細辨認,確是盧象昇。
原來象昇新遭父喪,請守制不許,無奈縗絰從戎。楊廷麟既得遺屍,痛哭下拜,後三郡之民聞之,痛哭失聲,聲震天地。
盧象升死後,楊嗣昌怕他沒死,以後會報復他,派了三個巡邏兵去檢視。其中一人叫俞振龍,告訴楊嗣昌,盧象升真的死了。在楊嗣昌而言,希望手下人說盧象升沒死,他就可以把怯懦畏戰之類的罪名加到盧象升的頭上了。
順德知府上奏盧象升的死狀,楊嗣昌故意刁難,只說象昇輕戰亡身,死不足惜。崇禎帝誤信讒言,竟沒有什麼卹典。過了八十天盧象升的屍體才得以收殮。第二年,盧象升的妻子王氏請恤,第三年,盧象升的弟弟象晉、象觀又請,都不允許。直到楊嗣昌剿張獻忠失敗自殺後,朝廷才贈盧象升太子少師、兵部尚書,賜祭葬,南明福王時,追諡忠烈,建祠奉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