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章 將軍令,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地五胡十六國,馮氏北燕政權,勉強算其一。
排名不分先後,但牌位實際靠後。
這是在祖地的長樂家廟,密麻麻的,都是皇帝。進宮前回祖地祭祖,第一次進了內室,三輩人馮潤也有些瞠目。
昭成皇帝馮弘的幾個兒子,於北燕內亂時各奔東西。
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燾平遼西,昭成皇帝馮弘的三個兒子來投,封馮弘次子馮崇為遼西王,任命他為車騎大將軍、都督幽平東夷諸軍事,幽、平二州牧,全食遼西十郡,比之王國。
一如昔日北燕太子馮王仁,馮弘三子馮朗被徵召入朝侍奉,以奉行大國的詔令。
可視作長樂馮氏在北魏的質子。
馮朗內遷至長安,歷任秦州和雍州刺史,散騎常侍,駙馬都尉,使持節,徵西大將軍,封遼西郡公,後坐誅。
馮朗的女兒馮氏出生後不久,其長兄馮某就因叔叔馮邈戰敗,投降柔然,而一起沒入柔然。
訊息傳回,北魏譁然。
時年,北魏和柔然敵對,兩國時有爭端。朝廷在京都平城以北設定了六個軍鎮,自西而東為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六鎮,拱衛京都北方。
主要就是防範來自北方的威脅。
來自北方的柔然便是北魏在意的一個。雖然自太武皇帝之後,一直被北魏所壓制。
也是燕在北方的一個對手。鎮守遼西的長樂馮氏,需要協助朝廷防禦的主要一方。
這等事情,也是一言難盡。
縱然又聯姻又打仗的,可打了敗仗,卻也怨不得人。
長樂馮氏自請罪。在這之前,長樂馮氏已經在家廟上祀,告知祖先。
外人難知。三輩人馮潤也只知道,曾祖馮弘四子馮邈連著三子馮朗的長子馮某,皆已被逐出長樂馮氏。馮氏子孫不許再提及他們。
長樂馮氏自請罪。
朝廷降罪,遼西郡公馮朗因此事而死。
而馮潤問過她宮裡貴為太皇太后的姑母,聽她姑母說過,她那時太小,對這些並無印象。
“那你怎麼入魏宮掖庭?”
馮潤那時已經知道,她日後也是要進宮的。
也是因為她聽到一種說法,說她姑母進魏宮掖庭,是因受到其父遼西郡公馮朗的牽連。
“我那時還在襁褓裡。”她姑母聽明白了,微笑著說,“縱然要籍沒入魏宮掖庭,也得先有‘籍’啊。”
籍,戶籍,古時上戶口是有年齡限制的。就算上族譜,也要到了一定的年齡,才會正式取名序齒。
換言之,馮潤的姑母那時因為年紀太小,並不在北魏朝廷降罪的名單裡。
“那你怎麼會是在魏宮內廷長大的?”問這話的是馮潤的妹妹,馮清。
不只馮潤,家中的幾個妹妹也是好奇。
因為她們日後也是要進宮,或者和這裡的王族聯姻吧。
“因為魏天子的恩典啊。”她姑母只是看著年幼的她們,微笑,某一刻,馮潤以為她姑母喜歡她多一點呢。
“恩典?”
“大概也是因為我姑母膝下無子吧,便詔了我進宮。”馮潤姑母的姑母,是先太武皇帝拓跋燾的左昭儀馮氏。北燕國主馮弘最小的公主和親北魏。
進宮前,馮潤也是這麼相信的,但她後來聽到的訊息,約莫是北魏朝廷事後覺得懲處重了些。
勝敗乃兵家常事,打了敗仗就降,勝就升。這是現在各國通行的做法。
很少奪了將軍令,還要將軍命。
遼西郡公馮朗因戰敗降敵而來的株連的罪,罪不至死。通敵叛亂,並無真憑實據。
這個恩典,就給了馮朗年幼的女兒馮氏。
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