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 和親公主,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這是外院男人的事情,長樂馮氏一早有了決議,馮潤有時也想尋個樹洞吐槽一下:
他們棄國離家,去了北方的敵國柔然。
“通敵叛亂”就算只是見疑,也足以令祖宗蒙羞,長樂馮氏的子孫便不許再提他們的名字。
只當一開始便不曾有過。可又打聽到遼西郡公馮朗的長子在柔然已經成了家,娶妻生子……上到族譜上,她父親馮熙便只是遼西郡公馮朗的第二個兒子。
說是,長樂馮氏的家廟還是要一致,柔然那邊的族譜便是這麼記的。
長子嫡孫的,確實是他,不能糊弄祖宗。
對此,翻到族譜這一頁的馮潤在問明白後,也很無語。他的名字,也叫馮熙。
或者說,馮曦吧。
相比自家女兒皆是馮氏,自家兒子這名字取的,且不說後人犯迷糊,簡直是要沙場秋點兵時,一呼百應。
“馮熙(曦)。”一個讀音。而他們家還是漢人,北朝南馮,與眾不同,自家軍中不說鮮卑話。
一聽就是燕地過來的。
也就是,現在的普通話吧。故土難離,鄉音難改。
她父親馮熙過繼給三叔祖馮朗,一開始就是中子,早年在外遊學。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姑母馮氏要被北魏文成皇帝拓跋濬冊封為皇后,迫不及待地命人將喜訊傳回遼西長樂郡的本家。
她父親馮熙收到訊息,便馬不停蹄地來了京都平城,同來的還有叔伯兄弟。
聽他們喝酒吹牛,自然也是當不得真的。
說是那一次演武場較量,十八般兵器齊上陣,排出的一二三,四五六。
而她父親馮熙就是帶頭大哥了。
碧藍的天色下,特意起了個早,他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簇擁著車馬,還有長樂馮氏送給魏帝元后的賀儀,就這麼進了北魏京都平城。
此後,就在這裡安了家。
皇后馮氏正位中宮之後,其兄馮熙進宮謝恩。
聽說馮熙早年遊學甚至去了羌氐中,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學到一身好武藝。後來到長安從師,學習《孝經》、《論語》和陰陽兵法。
北魏文成皇帝拓跋濬欣然設家宴,與之相見。
馮熙,馮朗之中子,初封冠軍將軍,賜爵肥如侯;後出任定州刺史,進爵昌黎王。
先文獻皇帝即位,即為太傅,累拜內都大官。
待到魏天子即位,又對太皇太后的兄長屢有加封。
以熙為侍中、太師、中書監、領秘書事。王公貴人登進者眾。
熙以頻履師傅,又中宮之寵,為群情所駭,心不自安,乞轉外任。
……
外任洛州刺史,洛陽,則是洛州的治所。而馮潤在魏宮內廷時,也曾饒有興致地聽姑母提及父親馮熙與文成皇帝拓跋濬的那一次見面。
雖然,太皇太后也是說笑的口吻。
姑且只當是將這個故事說完整吧。
“若按照你們顯貴的說法——”文成皇帝拓跋濬看向一旁盈盈笑望的皇后馮氏,接著說,“漢高祖遣公主和親匈奴,追根溯源,拓跋氏也算是漢文帝和親公主的後人。只是漢人禮法,不以母族顯貴。”
“中土漢室也是不承認的,和親的都是宗室女。”馮熙笑著提醒一句,“締結兩姓之好,乃至邦交,總得是你情我願的事情。”
“是呀,我也時常被這些禮法繞得一個圈,又一個圈的,暈了頭。”文成皇帝笑著搖搖頭,“和親公主並不能從漢室取得繼承漢皇的權力,她們的父輩多是有罪的,但她的孩子卻能繼承他父族的財富和權力。”
“話也不能這麼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而已。”馮熙向文成皇帝敬酒,“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