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南齊代宋,魏宮蓮,紅豆八寶飯,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姓為他呼冤痛惜。而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齊建元元年),註定是南北朝對抗加劇的一年。
南朝建元元年春三月,初一日食,天象有異。南朝劉宋的百姓也都看到了。京城建康如是。
“日者,人君之象”。日食,在這時的人的認知裡,就是君王的德行有虧,上天警示。
當然,通常的做法其實是,天子大赦天下。太和三年(公元479年),齊高帝蕭道成篡宋稱帝,建立南齊。
話說,宋順帝劉準任命太傅蕭道成為相國,統領百官,封給他十個郡,號齊公,賜九錫。
南齊建元元年(公元 479年)四月初一,劉準晉封齊公蕭道成的爵位為王,加封十個郡。
二十日,劉準下詔,將帝位禪讓給齊王。
當天,百官陪坐,參加典禮。侍中謝朏值班,應該由他解下天子劉準身上的璽綬,然而他卻假裝不知,說:“有什麼公事嗎?”
有人傳詔說:“解下印綬,交給齊王。”
謝朏說:“齊王應該有自己的侍中。”然後,拉過枕頭睡覺。
傳詔的官員不知所措,且害怕,就讓謝朏自稱病了,準備另找一個臨時擔任的人。
謝朏說:“我沒有生病,為什麼要這麼說?”於是,穿上官服,走出東掖門,上車回家。
最後,宋宮讓王儉擔任侍中,解下皇帝璽綬。
典禮結束後,劉準坐著畫輪車,從東掖門出去,前往太子的府第。
劉準起身問:“為什麼今天離開,沒有演奏音樂?”左右沒有人回答。
右光祿大夫王琨,在晉朝時已擔任郎中。此時,他抓著車上掛著的獺尾失聲慟哭,說:“人都為長壽而欣喜,老臣卻為長壽悲哀。就是不能早死,才一再看見這樣的事情!”哽咽不能自已。
右光祿大夫王琨,八十多歲,他曾目睹,晉恭帝司馬德文禪讓皇位給宋王劉裕。
百官都淚如雨下。
司空兼太保褚淵等人捧上璽綬,率領百官前往齊王宮殿,請蕭道成即位,蕭道成謙讓推辭。
二十三日,蕭道成在建康南郊即帝位。蕭道成回宮以後,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建元。
尊奉劉準為汝陰王。優待他的禮儀,都仿照劉宋初年對待晉恭帝那樣。
史稱南齊。
據說,蕭道成即位之後,封劉準為汝陰王,不行君臣之禮,上書不稱為上表,答表不稱為下詔。遷居丹陽(一說丹陽宮),並派兵監管。
建元元年(公元479年)五月六日,監視劉準的兵士聽得門外馬蹄聲雜亂,以為發生了變亂,便殺害劉準。
劉準時年十三歲,諡為順皇帝。同年六月八日,葬劉準於遂寧陵(今南京江寧)。
而劉準的族人,劉宋宗親,據說都被南齊帝蕭道成幽拘,也就是要軟禁到死。
南齊代宋。
是參照劉宋代晉。
而晉呢。據來了鄴城的北逃官員風聞後,感嘆,“是學了曹魏代漢。”
而三國曹魏也是禪讓天下給了司馬晉。似乎也找不到源頭了。只知道,禪讓,很古老。
禪讓(拼音:shàn ràng),是指統治者生前把首領之位讓給別人,“禪”意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薦”,“讓”指“讓出帝位”。
據說,黃帝以後,黃河流域部落聯盟的傑出首領,先後有堯、舜、禹。那時候,部落聯盟首領由推選產生。
堯年老了,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大家推舉有才德的舜為繼承人。堯死後,舜繼承了堯的位置,舜年老了,也採取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這種更替首領位置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
而中國歷史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